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集装箱房屋式阁楼:客房、工作室和藏品陈列室(完)

2012年2月21日

记者对杰夫·瓦德尔(Jeff Wardell)的专访

B=记者 W=杰夫·瓦德尔(Jeff Wardell)

B:二手集装箱是在哪里找到的?为什么选了橙色和蓝色集装箱?

W:我们是在奥克兰港口找到这些二手集装箱的,那里的货船大部分来自亚洲。我们超爱HapagLloyd的橙色集装箱和它们公司的logo。因为这是家德国公司,他们的设计在我们看来是很强势的。在所有可选的颜色中,蓝色好像是最搭配橙色的一种了。韩进海运公司的集装箱是蓝色的,但是我们只想呈现一个logo,于是就选了两家公司的二手集装箱,保留了Hapag Lloyd公司的logo。关于这些箱子的一个有趣的想法是,它们曾和我们一样四处漂泊,见过世面。

B:橙色集装箱房屋里装了一张墨菲床,除了节省空间以外,听说还和你早年搭火车旅行的一次难忘经历有关?

W:首先,要在一只集装箱房屋里布置出一个客房出来,在空间上是紧张了点,所以使用墨菲床是出于节省空间的考虑。墨菲床灵活机动,床下面足够放下一张写字桌,平时不用的时候把床折叠上去,房间立即变得宽敞起来。还有,这间客房的主题是漂泊,我二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和朋友坐了一夜火车,从此喜欢上了四处颠簸的感觉,这种除了在火车上其他场合都鲜见的床铺,可能最能诠释我对旅途的漂泊的理解吧。这是布置小户型房屋时可以用到的小技巧,空间都是一点点省出来的。

B:从蓝色集装箱办公室里的狭长小窗可以俯视厨房,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

W:我们这样设计办公室,是不想把它弄得太正式。这样半隐私的设计很好玩,可以让我们隔着窗户也能交谈,而且你可以观察窗外厨房里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引入自然光。有一次我们去纽约一个艺术家朋友WK的工作室里玩,工作室里就有类似的设计,我们改良了一下使这个创意更符合这栋房子的整体特点。

B:你们改装的这种狭长的厂房很少见,选择如此特别的建筑是出于收藏艺术品的需要吗?

W:我们当初搜房的主要目的是存放艺术收藏品,集装箱房屋构造一定是要符合藏品陈列需求的。要收纳下130多件街头艺术品,房间面积要大;因为我们收藏的都是街头艺术品,为了还原、模拟作品创作之初的场景,让作品不受压抑地“自由呼吸”,房间必须够高;最后从策展的角度来讲,房屋内部空间结构最好是开放式的,少设甚至不设隔断,这样目力所及范围内艺术品的整体陈列不会被阻断分割。工厂的水泥墙面本来是用石灰刷的,我们用喷砂器将它喷成土坯灰色,使藏品陈列的底色和藏品属性“有机”结合。更幸运的是,这个居民区里的便利设施都是风格类似的巨大建筑,杂货店、餐馆走路就能到,居民很少骑摩托或开车,这里更像是一个创意园区,选择这里的建筑收藏艺术品再合适不过。总而言之,从搜房标准到集装箱房屋翻修方案,一切都是从藏品收藏陈列的角度出发考虑的。

B:厂房是南北走向,东、西两面的窗户也不多,你们是如何设计采光方案的?

W:我们研究了房屋构造,记录不同季节每天阳光在屋顶各个部位的照射强度和时间,然后综合定量分析,圈定了一些最佳采光位置,在这些不规则的点上装上许多大小不一的天窗。房屋内部,两间集装箱改建的房间摆放角度也是经过估算的,然后打掉集装箱房屋的两面侧板,装上液晶落地玻璃。我们设计这个采光方案花了很多心思,现在房屋不存在白天光照不足的问题,房屋构造的缺陷被克服了,做到了最经济的用光,同时组合的天窗丝毫不显呆板,这就是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

B:这栋建筑不只是藏品陈列室,也是你的家和工作室。你们是如何通过设计让收藏区和生活区相交融的?

W:除了房屋中的两只大集装箱改装的客房和工作室,其余空间是完全开放的,中央厨房毗邻着客厅,再过去是临街的阁楼书房,而主卧室在最后面。处在房间任何角度都能将所有藏品尽收眼底,因为房间里没有目障,连照明设备都是天顶内嵌或壁挂式的。你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这个空间,一家人在房间里放了很多收藏品;或者藏品陈列室里住了一家人——都是成立的,因为陈列和居住被处理得比较平衡自然。

B:这间房子里还有哪些设计是在旅行途中获得的?

W:很多。比如餐厅里的椅子高度和吧台椅一样高,因为我们喜欢坐在酒吧吧台边或者餐馆柜台边挨着酒保或掌柜,这样交谈的时候就不会因为隔着一张桌子的原因而显疏离。旅行的时候我们喜欢住有户外淋浴设备的酒店,还喜欢游泳,所以我们安装了户外淋浴器和室内按摩浴缸,这样洗浴就变成一件酣畅淋漓的事情。

B:你们收藏了哪些艺术家的作品?

W:130多件当代艺术品,其中一半都存放在这间大房子里。这些作品主要出自一些街头艺术家之手,如法国艺术家JR,他的街头艺术品遍布全球,他拍摄人像,将人像放大后张贴在街头,希望艺术可以改变世界。2010年他在上海办过作品展,就地取材拍摄了多幅作品贴在老城区的残垣断壁上,我收藏了他当时《城市肌理》那套作品的局部,挂在客厅的墙上。再如另一位葡萄牙街头艺术家VHILS(又名Aleander Farto)的作品,他通过对墙壁的破坏来表现对城市空间、历史的探索。他用工具砍凿、用酸剂腐蚀、用激光雕刻甚至用炸药破坏并重构,在墙壁上制成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巨幅海报。目前他在亚洲的首次作品展正在上海的MD画廊举行。我们收藏了他的一幅作品,可因为它太大,没办法运进房间,只好把它运去了新西兰,准备陈列在我们设计的精品酒店里。还有美国著名的“脸谱”艺术家David Choe、乌克兰墙壁插画家Interesni Kazki等数十位艺术家的作品。

B: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艺术家的?收集艺术家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W:如果碰到感兴趣的艺术家,我们会写邮件、打电话给他们,或者通过去看他们的展览、托朋友介绍等方式联系到他们,然后去参观他们的工作室,最后收藏他们的作品。街头艺术家们大多谦和随性,也有个性张扬的,接触他们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收藏艺术品时非常重视艺术家作品的思想性和独创性。我们结识的这些艺术家对艺术创作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会东拼西凑、拾人牙慧。另外,这些艺术家都很敬业,他们将艺术看成一件值得敬畏的事情,每一件作品都是自己亲力亲为,而不是像另外一些艺术家那样带领一个团队,自己只负责务虚的部分,如此操作完成的作品即使创意再好也引不起我们的兴趣。另外,我们收藏作品还有一个考量标准,就是作品无论是被放在街头风吹雨淋还是陈列在室内都很适合欣赏,有些作品本身创意、制作都很好,但是只适合出现在街头,陈列在室内可能会水土不服,削弱它的艺术性。

B:你们喜欢的设计风格是什么样的?

W:我们喜欢的设计风格太多,不容易归纳,是总体偏好回收材料然后赋予它们新生的设计风格。我们很喜欢那种远离尘世、索居禅林的孤寂感,也认同日本文化里wabi-sabi(佗寂之美)的审美概念,也就是不完美、不恒久之美。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我们的藏品缺乏惯常意义上的“美感”,可是锈蚀、脱色、老化,这都是万物常情,不好强求,我们欣赏这种自然而然的衰老美学,它让你从多个层面思考艺术、思考美、思考人生。

B:你们为在新西兰设计的精品酒店搜集设计素材,驾摩托车从北极圈南端一路行至伊比利亚半岛,你们这趟旅行在酒店设计方面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酒店设计的理念?

W:这次旅行在设计方面的收获多到一言难尽。在旅行途中,我们发现并重点关注了一个现象,就是你每到一个陌生之地时那里能带给你的总体感受。作为游客你到达目的地了,可能渴望的不只是一个舒适的起居场所、一个游客的集散地,你想要的是去真切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和当地人交流从而了解他们的文化。大多数时候,因为语言不通的关系,做到这点很难。对我们来讲,如果酒店设计得好玩以致新西兰当地人都肯进来坐坐,喝一杯,和游客们聊聊天,就算成功了。酒店设计要充满现代气息,但是会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呼应。我们准备陈列一些原创艺术品在酒店里,然后专门为艺术家保留客房,可以让他们随时过来和我们一起过集体生活,同时创作自己的作品。

B:最近有旅行的计划吗?有没有来中国旅行的想法?

W:最近我们痴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正准备去日本旅行。因为我们喜欢人口少、安静的地方,所以如果去中国,我们可能会绕开大城市去偏僻的小山村,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

相关新闻:

集装箱房屋式阁楼:客房、工作室和藏品陈列室(1)

集装箱房屋式阁楼:客房、工作室和藏品陈列室(2)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作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