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
7.4.6 外围护结构
虽然由集装箱模块组成的“集装箱墙”也可以作为围合空间的组件,但集装箱体积大、厚度大且导热性能过强,难以满足那些对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重量、厚度有特殊要求的项目。为此,往往需要引入附加构件来建造外墙。在构筑围护结构方面,集装箱最大的局限在于箱体材料均为不透明的钢板,无法在提供实体隔断的同时实现视线的穿透。因此,在集装箱建筑外围护结构中玻璃、透明塑料等透明性材料通常是最常见的选择(图 7-23、7-24)。
图 7-23 由 Adam Kalkin 设计的 12 Container Home
图 7-24 由 Han Slawik 设计的 Bed By Night
7.4.7 其他
除上述附加结构之外,集装箱建筑中常见的附加构件还包括一些形式较为灵活的小型构件,以配合集装箱形成一栋完整的建筑。这些构件的尺寸较小,数量与样式繁多,是多数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包括走道、连廊、平台、楼梯、遮阳构件等等(图 7-25、7-26、7-27、7-28)。
图 7-25 由 Tempohousing 公司设计的 Student Housing Diemen 使用附加构件制作了开敞式的走道
图 7-26 12 Container Home 中的楼梯
图 7-27 由 Sean Godsell 设计的 Future Shack 使用附加构件形成伞状屋顶遮阳
图 7-28 由 My Space Pod 研发的集装箱宿舍使用形式各异的附加构件形成立面遮阳
7.5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集装箱的箱体结构特点,并从多方面分析了集装箱建筑中的结构设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箱体开口的改造、箱体之间的搭接以及集装箱与其他构件或结构体系的结合等等。
箱体开口需要根据空间与形式的需要合理控制开口的面积与数量,并根据开口的大小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集装箱作为建筑中的主体结构,其搭接方式直接决定了结构的组织、形式,进而影响着结构的安全、稳定与效率,箱体之间的搭接需要结合建筑的荷载传递、箱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建筑的功能和形式需求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策略,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与建造的经济性。
在集装箱建筑中融入其他附加构件与结构体系的做法非常普遍,通过与附加构件的结合,集装箱建筑能够突破箱体模块的尺寸、结构与形式限制,获得丰富多样的空间与造型。集装箱与其他构件的结合应全面综合地权衡功能与空间的需要、结构的安全与效率、美学以及建筑的可持续性,设计者需要对各种附加构件的材料性能、成本、形式特点等要素有清晰认识与了解,以便根据项目中特定的问题选择最合理的解决方式。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