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3日
和传统经济型酒店相比,“我的客栈”不论是从设计,还是理念上都给酒店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震撼。
“我的客栈”拥有相当瘦身的房间,漆成淡绿色的标准客房每间12.5平方米,低于国内同类酒店15~30平方米的客房面积。而且,“我的客栈”参考邮轮的设计,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预制房间模式建造。客房都是整体安装,丽星邮轮有专门的合作制造工厂,在中国本土设厂规模生产标准规格的整体客房,包括卫生间、马桶、床、桌子,全部都是一体式制造,之后由集装箱运送到酒店建筑边,由吊车以“搭积木”方式将这些“客房”吊到建筑内,整体放入,再固定。
2.1.3.4 移动博物馆的艺术建筑-东京集装箱美术馆
在东京海滨,耸立着一座名叫游牧博物馆的艺术建筑(the Nomadic Museum),是由日本建筑师坂茂(Shigeru Ban)设计的,全部使用可再生资源建造。游牧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又是一个迁徙的艺术展厅,它于2005年亮相纽约后便引起轰动,此次到访东京是其全球巡展的第三站。这座由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博物馆用152个集装箱搭建而成,立柱和屋顶分别使用了废卷纸和乙烯材料。废卷纸组成的类似神殿的立柱撑起高而阔的空间,馆内铺着柔软的白木地板,点缀着金黄色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观众可以在馆内漫步,欣赏那些由摄影、灯光、音乐共同构成的艺术世界(图3-21、3-22)。
图3-21 集装箱美术馆外观
图3-22 集装箱美术馆外观
国外出现过许多集装箱建造的移动建筑,集装箱不仅仅可以组成一个上千个都有着独立阳台的单元住房,还可以建造学校、学生公寓、咖啡馆、超市、办公楼、别墅甚至体育场都可以。还有利用废集装箱制造而成的简易公寓。
2.1.4 日本的胶囊宾馆
1979年2月1日,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宾馆(Cap-suleinn)在日本大阪梅田开始营业。顾客竟然能在2立方米的空间里过夜?
这个特殊的旅馆是由几十个整齐撂起来的“胶囊”构成。每个胶囊均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运输到工地,通过吊装设备吊装完成。每个胶囊盛放一个顾客。顾客可使用的空间局限于一个大约2m×lm×l.25m,由注模塑胶或玻璃纤维制成的细小空间内。胶囊虽小,却有完备的附件:电视机、双波段的收音机、安静的抽风机保持着内部空气的流通、灯光可以调节明暗、甚至有无线网络可以上网。躺进去,并不会感觉像“压抑的白棺材”(图3-23、3-24)。由于房费低廉(一般为5000日元),胶囊宾馆成为东京白领夜晚加班后留宿的热门选择地。
图3-23 旅客在胶囊旅馆
图3-24 胶囊旅馆
大阪还有一家建于1989年的胶囊宾馆,这家宾馆是少见的允许女士入住的胶囊宾馆。楼高9层,大概能容120名顾客,也就是说,里面放置了120多个胶囊。
胶囊宾馆之父黑川纪章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当代建筑界三杰。黑川纪章,他首次在1970年的大板世博会提出“胶囊屋”的概念。
2.2 模块化单体移动性建筑的设计特点
以上列举的典型实例,都是由模块化单体组合而成的建筑。另外,可移动的模块化单体建筑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建筑形式在我们周围就多不胜数,它们往往都具有一个突出的共性:可移动。
在国外,模块化单体建筑已被广泛的运用于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在芬兰,有一种被称作“夏季小屋”的模块化建筑空间。在芬兰短暂的夏季中,许多城市居民会走进乡村寻求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建筑师为他们设计了“夏季小屋”的原型。这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只有单个房间的住所,它可以作为树林中的度假住地,一旦发现了合适的地方,这个小木屋就会被拖车运至该处,放在地上,并通过木块来找平。小屋是基于火柴盒的原理建造的。它由一个立方体组成,立方体的一侧有一个孔,通过它可以抽出一个延伸的空间。这个内部的空间包括两张床和一个位于抬升的地板下面的存储空间。一旦这个单元被完全拉伸开,在紧挨着内置的厨房区域处,一个折板就会被展成一张桌子及座位。当小屋处于封闭的情况下时,所有的开孔都会被外部悬垂的百叶保护起来。当门被打开时,门发出拍击声,形成一个上部的顶盖和通向入口的台阶。
美国马萨诸塞州纽伯里波特市女孩伊丽莎白·图恩布尔,为节省攻读研究生课程期间的住宿费,设计了一座便携式“移动房屋”到耶鲁大学去读书,伊丽莎白在新学年开始时,将用一辆拖车将这座5.5米长、2.4米宽的活动房屋拖到大学去。这座未来的“大学宿舍”建在一辆平板拖车底架上,从而可以像拖车一样被拖着移动。虽然它的面积只有13平米左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里面被分隔成了一个小卧室、一个储藏室、一个小书房、一个小厨房,甚至还有一个小客厅和一个小盥洗室。盥洗室的面积只有1平方米左右(图3-25)。
图3-25 移动房屋外观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