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4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高强度的自然灾害频发,给城市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如汶川地震(如图 1.1),玉树地震,以及最近的日本海啸所造成的城市灾难(如图 1.2),世界性核危机等。“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广大地区受灾严重,大量的房屋倒塌,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城市的生产与生活受到了重大的影响。现阶段,震后的临时安置工作己基本完成,重建工作进入全面恢复建设阶段,大量安置住宅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震后全国各地对受灾地区的援助、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大量重建资金的引入对灾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建筑师在重建中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适宜的建筑形式与策略无疑能给震后的重建起到推动作用,震后重建对于广大受灾地区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2008年5月22日,民政部下发紧急通知,由北京等21个省份分别对口支援四川省的一个重灾县,要求支援要提供受灾群众的临时住所,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协助灾区恢复重建。
图 1.1 地震后的汶川映秀镇
图 1.2 被强震和海啸侵袭过后的日本宫城县名取市
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的城市重建工作任重道远,重建不仅仅是恢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建的目标是体现城市空间的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使灾区成为科学重建和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样板,三年全面恢复,五年全面提升,实现城巿的可持续发展。震后重建过程中,既要保存原有建筑文化,又要在形成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时能够快速重建,如何既能真正创新又不脱离居民的现实需要等等,都是当下震后建设以及住区防灾设计的新挑战。
恢复重建不是对建筑的简单重建,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本文在震后这一特殊背景下,基于对现有适宜建筑形式的分析,旨在寻找适宜震后灾区居住建筑重建发展的适宜性途径及方法,在满足当前快速建设需求的前提下,又能满足住区的长远发展,从而更好的指导住区的建设,避免住区混乱无序的重建,使当地的文化得以延续,经济生活得以发展,同时也为今后的震后重建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作用。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的意义
地震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但是到目前为止,地震无论从其发生机制、传播特点、还是对建筑物的影响,我们都不能进行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工程界往往重视对大城巿的高层、大跨等重要建筑结构的抗震研究,对于广大的居住建筑、临时过渡建筑也应给予特别的注意。“5.12”汶川地震对居住建筑造成的损失是有目共睹的,发展要强调可持续,震后重建仍然要强调可持续,并且要体现出地域性的本土特色。
震后受灾地区的应急性的建筑以及临时过渡性建筑在目前阶段来说都是以帐篷(如图 1.3)和活动板房(如图 1.4)为主。帐篷作为短期设施和灾后的必需用品在本文不予讨论。目前,我国活动板房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主要用在一些建筑工地上或者如地震灾区内,这是由于它有以下的优点:便于拆装,也可整体吊装,移动灵活,运输方便,而且建造工期短,投入使用快。活动板房也有自身存在的一些缺点:活动板房一般是彩钢结构,本身易受腐蚀,使用年限在3—5年,这对于有长时间使用需要的人来说,使用年限是非常短的。其次,在防潮效果上,板房易渗潮气,除非将室内地平标高抬高,否则板房比一般房屋易渗潮气。再次,在房间装修上,板房墙面是彩钢板夹保温材料,钢板一般厚0.4mm到0.6mm,无法进行一般房间室内装修,除非将整个墙面打穿,否则仅凭墙面挂钩无法承担重量,而且实际案例中活动板房存在一些易发生火灾(如图 1.5),抗风荷载能力小,维护结构易被破坏的情况,这对于使用者来说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图 1.3 地震发生后,帐篷成了许多受灾群众临时的家
图 1.4 汶川县雁门乡,工人在加紧安装活动板房
图 1.5 失火的活动板房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