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完)

2013年9月22日

5.2 CSI住宅与震后重建评价体系的适应性

前文提到过,震后永久性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同时期大量住宅标准化的设计施工,形成整个城市住宅千篇一律的现象,CSI住宅由结构体和填充体组成,结构体部分重视其耐用性,达到100年以上的建筑使用寿命,填充体部分根据居住者的生活和社会状况不同,重视其可变性。CSI住宅所具备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是可以长期使用、持续优化的高性能住宅,是可以留给子孙后代的优良绿色资产,它用于震后永久性住宅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5.2.1 低碳节能住宅

CSI住宅内部的填充体,如分隔墙、各类管线、地板、厨卫等,通过标准化、系列化,实现工厂化生产,以减少现场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以避免传统住宅二次装修带来的浪费,是一种真正实现了能够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家庭、不同需求的精装修住宅。CSI住宅可延长住房使用年限至百年以上,减少拆迁老房产生的废料,节约资源、能源,是典型的低碳环保住宅形式。

5.2.2 适应不同阶段的需求

CSI住宅强调在住宅的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使用阶段、维修阶段等不同阶段的便捷性。住宅从设计开始到最终完成它的使用寿命始终处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之中,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当时的居住需求,还应该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进行设计建造时需要多作调査,了解相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让同一套住房可以满足不同的居住者不同的要求,在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用户不同使用阶段的需求变化,例如家中儿童长大后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可将书房或者工作室改成卧室。改造维修在住宅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如设备更新、提高居住质量和住宅标准等,不断提高的居住水平和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居住需求将会加大住宅改造和维修的频率,对住宅适应能力的要求也将更高。

5.2.3 施工建设快速

CSI住宅是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产物,通过标准化的设计体系,按照模数化的生产使现场施工工艺简单化,通过施工工艺的提升来降低住宅的施工周期。

CSI住宅的结构体和填充体是分离的,结构体通过现场的施工建造,而填充体等室内的部件通过工厂的工业化生产能大大减小施工的周期,而且标准化的设计、模数化的装配也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过现场填充体与结构体的安装结合,完成住宅前期施工。虽然CSI住宅不是为了震后的重建而研发,但是它自身的特点很适合震后住区的重建。

5.3 城市住区对防灾场地的需求

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形成城市高密度的人口数量,而震灾等高强度的自然灾害对城市造成的破坏,也成为当今城市发展不可小觑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住区的防灾场地主要包括人防工程、城巿广场、城市公园等形式。大部分的人防工程都是在地下,具体到震后,灾民很难会选择在人防工程中进行避难。我国唐山大地震、日本关东大地震、美国芝加哥大火等灾害中,城市公园都发挥了疏散避难的积极作用,于是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时,借鉴国外的防灾减灾经验,引入“防灾公园的”设计理念。

城市防灾公园有防灾和公园双重属性,作为一种独立的城市公园类型,无论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城市防灾的角度来说,它都是城市空间布局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的规划建设能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是城市管理向科学化、人性化发展的象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

结合日本及欧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城市防灾公园的设置主要包括:公园的类型、公园布局形式、公园规模以及相关区域的服务半径等指标要求。城市防灾公园的避难设施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卫生防疫用房及水电供应、通信恢复、能源供给等避难基础设施。考虑到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涉及到城市规划、园林、灾害管理等多个专业学科,防灾公园与普通公园要进行兼容性设计,鉴于其对保障市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需要通过国家立法以及地方相关管理条例来规范防灾公园的管理和使用,促进防灾公园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以保证防灾公园的实际营运效果。我国目前阶段有些城市已经进行了防灾公园的设计建设,如北京的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如图 5.3)、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但总体上我国的防灾公园设计研究还是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也没有很好的推广,大部分的城巿公园仅仅停留在城巿绿地的属性层面,没有做到绿地与防灾设施统一设计,只能满足一时避难的需求,缺乏避难设施的供给。关于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研究,也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部分。

北京曙光防灾公园

图 5.3 北京曙光防灾公园

5.4 论文的成果与需继续研究的项目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进行震后临时安置建筑和永久性住房的建造,都不只是建筑师提供单方面的技术和建造知识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震后重建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根据当地的区域地理位置如何调配社会物质和人力资源。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城市震后重建需要政府为主导进行对口援助,民间力量自发援助。集装箱住宅大规模用于临时安置建筑,这需要政府主导,组织集装箱生产企业、集装箱改造住宅企业、货运公司多方进行协商,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于集装箱住宅的使用性质、所有权、先期投资、后期处理都要有一个集装箱生命周期内的相关政策措施;CSI住宅用于震后恢复永久性住房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我国CSI住宅的研究处于起步的阶段,但是它作为国家百年住宅的基础,本身抗震能力强,而且模数化、部件装配式的安装施工工艺可以实现建筑的快速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整个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可以根据住户的需求不断的进行升级改造。震后大量的应用以及部品模数化的属性势必需要工业化的生产才能满足,CSI住宅的生产企业目前国内还较少,要大规模的应用CSI住宅需要国家的进一步扶持。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几个城市作为震后重建物资的供应基地,在此暂且称为震后预案安置点,在安置点提前存放抗震救灾物品以及重建所需的建材等。表面上看中国地域宽广,预案地点不好选择,但其实中国分为几个地震带,地震高发区是相对集中的,预案安置地点可以根据地震带来进行选择。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复杂,地震频繁震灾严重。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如图 5.4)。其中华北地震区地震带密集而且这一地区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度大,历史上的唐山大地震就是位于该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境内最大的一个震区,同时也是震级最高,发生频率最高的震区,据相关资料统计,这里发生过9次8级以上的地震,而7—7.9级的地震则发生了多达78次,位居全国之首;台湾地震区和新疆地震区也是曾发生过8级强烈大地震的两个震区,其中新疆地震区总的说来,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但多发生在山区,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造成的损失与其它地区相比相对较小;华南地震区主要是东南沿海外地震带,这里历史上仅发生过两次七级以上强震,而且发生的时间是在四百多年前,从那时起到现在该地区并没有显著破坏性强烈地震发生。

中国国内地震带分布

图 5.4 中国国内地震带分布

根据地震高发地带进行预案安置点的规划布局,应在华北地区与西南地区选取几个合适的城市做为震后援建中心。从宏观上选择几个地区进行集中的预案存储,在震后可以从邻近的预案安置点就近进行支援,关于安置点的选择需要规划师、地质学家等多学科的专家进行共同沟通选择,从宏观上选择要兼顾全国地震带城市的易达性,从微观上安置点要注意避开城市高密度人口聚集区,尽量选择在远离城市的空旷地带,并且地质条件要满足一定的需求。我国沿海港口大量堆放的二手集装箱、废弃集装箱,与其堆放在港口占用大量宝贵用地,可以根据防灾预案进行异地存放在选取的预案安置点,这样一举两得,既解决了废旧集装箱的处理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震后物资供应的问题,政府可根据受灾群众的实际情况,联系相关企业结合集装箱固定的尺寸,制定几种简易的家具设计标准,进行快速批量生产。目前国内集装箱住宅生产企业多集中在东部沿海港口地区,可以满足华北地震区、华南地震区以及台湾地震区大城市震后的临时安置需求,西南地区可在重庆等沿长江城市进行集装箱住宅的生产,辐射整个西南地区。CSI住宅目前正在济南进行试点研究,目前国内生产企业较少,需要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这需要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以及设计人员的深化研究,关于生产企业可借鉴集装箱住宅生产企业进行宏观统一规划布置。

我们希望灾难永远不要降临,但是现实情况是近几年地震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如果对于城市的抗震以及震后的重建做好充分准备,做到未雨绸缪,无疑能使震后的重建提高效率,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失及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于震后居住建筑恢复重建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复杂过程,本文主要是针对震后住区恢复重建过程中两种不同时间段的建筑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两种建筑形式用于震后重建的适应性,为可能发生震灾地区的震后重建提供可行性的选择方案,具体的技术层面的措施以及精细化的设计方式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震后受损建筑的加固措施也需研究,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还需进一步的深化研究。另外,国内震后的重建方式还是对口支援政策,等地震发生后进行支援建设,需要从其它地区进行供给,在震后抢险救灾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这样无疑会占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如果提前进行规划布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几个震后预案安置点,进行重建物资的生产存放,将能有效的节约抢险救灾的时间及资源。这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扩大这两种住宅形式的应用巿场。

相关内容: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6)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8)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9)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0)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6)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8)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9)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0)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6)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8)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