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2.1.4 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以往重建工程的研究,在对重建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表示肯定的同时,也发现重建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
唐山的震后重建过程,以恢复住宅为首要目标,增强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同时对城市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进行了调整,让唐山在一片废墟上重建了一座“宜居城市”。然而在当时的重建背景下,震后的重建也留下许多遗憾,比如重建的选址过程中没有避开城市的地震带;急于让灾民住上房子,施行标准化的设计方式,提高了建设速度,但是对居民个性化的需求没有满足;在震后重建的背景下,应急性是住宅类项目建设的首要条件,住宅的标准化设计确实能节约施工时间,但是对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缺少关注。在唐山大地震时期,我国的具体国情还关注不到这样的深度,重建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现阶段居民对于住宅有了新的需求,已有的住宅中有些随着居民家庭人员结构的变化而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唐山的震后重建是属于大城市发生严重震灾后的重建,重建过程需要政府主导进行援建,而且需要工业化建筑生产体系,但是在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如果发生震灾,造成的损失有限的情况下,震后的重建可能不会引起很高的社会关注度,这就需要政府提供资金及必要帮助,当地居民进行自发的重建。
台湾谢英俊团队的“协力造屋”计划,在台湾的9.21地震的震后重建中,结合当地的条件,组织原住民重建家园,为住宅重建实践提供了典范。汶川大地震后,谢英俊团队也来到灾区继续他的“协力造屋”计划,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获得灾民的肯定。“协力造屋”计划的精髓是将建筑去工业化、简化构造与施工,让灾民可以自己动手重建家园。这个计划在广大的农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对于传统民居的震后重建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对于城市居住区以及高密度的人口聚居地的恢复性重建,“协力造屋”计划的应用范围没有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广。
城市居住区的重建,因标准化的设计造成的建筑单一性以及后期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是震后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与一定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城市居住区的重建,需要以标准化、工业化的建筑配件进行重建以满足应急性。通过对原有建筑文化的提炼利用,以及后期建筑配件的自由组合来形成不同的内部空间,来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以达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2 震后重建的指导思想
本文题目的主旨是住区恢复性重建,恢复性是震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对于我国的震后恢复性重建,单从建筑角度来说,要达到恢复性重建的目标,重建不仅要恢复到受灾前的水平,而且在重建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有建筑文化的提炼与运用。此外,重建不是完全对原有建筑的复原,在重建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恢复”,在适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近几年国际、国内提出的生态思想、低碳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也要在新的住区建设中进行应用。
2.2.1 恢复性对重建的要求
恢复一词是由英文单词recovery翻译而来的,从其基本过程来看,相当于汉语中的恢复重建。ISDR(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联合国国际减灾策略组织)把恢复定义为:复原并尽可能地改进受灾害影响社区的设施、生计和生存条件,包括努力减轻与灾害风险有关的因素。
2004年3月1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推出《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中,对恢复的释义是:“制定、协调和实施服务和现场复原预案,重建政府运转和服务功能,实施对个人、私人部门、非政府和公共的援助项目以提供住房和促进复原,对受影响的人们提供长期的关爱和治疗,以及实施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恢复的其它措施,评估突发事件以汲取教训,完成事件报告,主动采取措施减轻未来突发事件的后果”。总结美国的恢复概念,就是对遭到突发事件破坏的服务设施和现场按照预案复原,对受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实施援助项目。恢复的内容不仅包括各种设施,也包括经济、环境、甚至心理状态。
具体来说,恢复包括针对灾难造成的物质和社会两个层面的损失。物质层面有:基础设施的破坏,企业财产损失、家庭财产损失等等;社会层面有:人员伤亡、经济破坏、心理创伤、环境破坏等等。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层面的每一项损失都是能够弥补或恢复的,比如人员伤亡;即使能够恢复的方面和内容,也不一定能够恢复到灾前的程度,比如说经济状况。具体到住区的恢复,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新的住区能满足人对于建筑的基本需求,并能体现住区对人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宜人的空间环境。通过物质层面的重建来恢复社会层面的缺失,这是建筑拥有的一个功能。
2.2.2 生态环保对重建的影响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尖锐矛盾。人口剧增、能源短缺、全球变暖、臭氧层坏、大气污染、水资源匾乏、森林锐减、土地沙化等等,都是当前国际生态危机的种种表现。人类掠夺式的生产活动正在使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的极限,同时也把人类自身置于一个危险的生存环境中。在这种背景下,反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国际性运动迅速崛起,它旨在“保护生态环境,反对输出污染”,把矛头指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这种运动的思想得到西方社会的广泛认可,各类民间组织以及政治团体迅速涌现。联合国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价值导向,为生态运动推波助澜,使之进而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全球性社会文化思潮。
在建筑领域,生态低碳不仅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上,在建筑方案设计上、建筑施工方式上以及建筑建成后的管理应用上都要体现生态低碳的思想。
2.2.3 建设节约型社会对重建的需求
在我国产业的总体能耗量中,建筑业的能耗占到40%多,可见建筑业的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对于整个国家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个比例仍在不断的增加。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使得建筑市场掀起了一场节能革命。
2005年中国工程院举行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上,我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表示:“目前主要是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各种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其次是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过度片面的开发造成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被严重的破坏。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震后的重建过程中,不能重走覆辙,从城市的总体规划到建筑的立项,都要遵循生态低碳的一个宗旨,在国家政策法规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运用当地人民的热情以及社会各界的援助。居住区的重建,从建筑的角度,要积极运用当地的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以及材料,实现建筑的本土化,重建不是简单的建造,要给灾民一个适宜的生活空间,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2.2.4 可持续发展对重建的要求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大会上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进行了正式讨论。全球的工业化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环境大会,对于人类营造一个健康并富有生机的生存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取得了共识。现阶段世界各国己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涵盖的层面包括国际化层面、地方区域性层面以及特定产业的层面。
源于全球环境危机意识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土木建造活动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可持续性建筑是建筑界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回应,然而可持续建筑的思想具有宏观性和微观性这两个方面,因此,可持续性建筑要从这两个层面来阐述:第一个是宏观性的方面,它指在使用功能上既能满足当代人当前的需要,又考虑能适应或者不妨碍后代人对其建筑功能的需求,同时在能源使用上不仅能考虑当前利益与经济关系,又能考虑后代的利益与经济的关系,尽可能的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建筑;第二个则是微观性的方面,它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各类建筑物的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后期拆除、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生命过程中所用的设备的生产、运输、安装过程)都必须要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营造健康舒适的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3 震后重建的相关政策法规
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家宝总理针对汶川的震后重建问题,在2008年6月8日签署了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的首个震后恢复重建条例,将震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到了法制化轨道。唐山大地震之后,虽然有相关的规划、安置办法出台,但国家没有出台专门的恢复重建条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虽然是汶川地震后出台的针对汶川震后恢复重建的条例,但是对于建筑方面其中有些条例是有通用性的,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通用的条例进行分析。
条例共九章八十条,分为总则、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恢复重建的实施、资金筹集与政策扶持、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
条例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自力更生、国家支持、社会帮扶的方针和相关原则。条例对过渡性安置的方式方法、安置地点选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资金和物资的分配使用等作出明确规定,临时住所、过渡性安置资金和物资的分配和使用,应当公开透明,定期公布。
建筑方面:条例第三条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受灾地区自力更生、生产自救与国家支持、对口支援相结合
(2)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3) 就地恢复重建与异地新建相结合
(4) 确保质量与注重效率相结合
(5) 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
(6) 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
其中第三项关于重建选址的问题,上文已做出说明,本文是以就地恢复重建为背景。第四项,注重效率相当于对建筑的应急性做出了要求。第五项,兼顾长远,对于建筑来说,就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当下情况,在实现快速建设的前提下还要做出可变性的设计,而且生态、低碳的思想要在重建中有所体现。
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